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8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以“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为主题,围绕智慧教育政策、技术、理论与实践组织全体会议、平行会议、高端对话、工作坊、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展览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深化全球教育数字变革,开启智慧教育之门,开辟智慧教育新路径,共绘智慧教育理想蓝图。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曹海榕在大会平行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以“汲取千年古城苏式智慧,培育智能时代未来教师”为题进行交流。从苏州园林的营造智慧破题,从绘制蓝图、强化顶层设计,叠山理水、搭建平台载体,育草养木、健全多元研训,设园借景、创新应用场景四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在持续推进智慧教育,深化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教师培养方面所做出的深度思考与积极实践。
近年来,苏州成立苏州教育人工智能工作领导小组,挂牌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出台《苏州市“未来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苏州市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打造首席信息官、数字教研员、数字教师、数据分析师和数据安全师五支“未来教师”队伍,科学构建全面覆盖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构建统筹全市未来教师培育发展的“四梁八柱”,加速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新生态。
目前,苏州拥有29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数量全省第一,建立了全省唯一的教育部“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名师教研共同体,培育了15个市级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验基地。构建“行政+教师”双轨、“市-县-校”三级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训方案,面向教育系统行政干部、书记校长和教师队伍开展分类别、全覆盖的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吸纳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人工智能专家资源,成立人工智能志愿讲师团,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深化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培育1522名首席数据官、200名数字教研员、100名数据分析师、3207名数据安全师,建成了一支覆盖各学段的“未来教师”队伍。全市中小学教师100%完成数字教师培训,实现教师数字素养“跨越式”提升,营造未来教师“集群式”发展的良好生态。